福州小鱼网

福州 [切换城市]

大秀场

V币
1593
丫好
158
才气
4
注册时间
2012-6-21
楼主
发表于 2023-2-28 20:42:48 |倒序浏览 |收藏本帖 |分享到微信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福州小鱼网。 立即注册  已有账号?点击登录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使用 微信登录 关闭

[鱼鱼爆料] 福州为“小修小补”留生存空间 打造有烟火气的便民生活圈 [复制链接]



“谁知道哪里有换拉链的地方呀?”“之前附近修自行车的师傅去哪里了?”……近些年,福州不少小区业主群内常见此类提问。

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,过去活跃在街头巷尾的改衣服、配钥匙、修拉链等开展“小修小补”的老行当,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,随之而来的是“想修衣服拉链找不到地方,只能买新的”“附近没有修车摊了,自行车放家里落灰”等遗憾。


日前,商务部呼吁要让修鞋、配钥匙等“小修小补”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,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。当前,福州“小修小补”的供需现状如何,记者为您一探究竟。



多个“小修小补”摊位在温泉街道河东社区便民服务点有序经营。

需求仍在 修补摊点却难觅


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”在经济欠发达的时候,这是长辈挂在嘴边的口头禅。


如今,“小修小补”日渐式微。我们真的不需要它们了吗?“小修小补”还有市场吗?


墙上挂着成串的钥匙,桌面摆着分装好的衣物,店里泛黄的缝纫机“咔咔”运转……上周六下午,记者在周边商户的指引下找到位于仓山区建新镇中渼市场的“勇辉老锁店”时,老板赵群辉正麻利地为顾客修剪裤腿。


量好尺寸、剪裁、缝纫、熨烫,不到十分钟,一条长短合适的裤子便递到顾客手上。


“网购的裤子有点长,卖家没送运费险退换货麻烦,索性就花7块钱改个裤脚。”接过改好的裤子,老王一边转账一边说,他是店里的熟客,已陆续在这里改了10余条裤子,“老板手艺好、速度快、价格低,靠着市场找起来也方便”。


实惠又方便的修裤体验让老王心满意足地回了家,但家住台江区凤凰新村的林如梅却因一个出现故障的座钟犯了难。


今年春节过后,林如梅被儿子从闽侯接到市区同住。“周围环境确实不错,可就是缺少一些不起眼的服务。”林如梅说,此前外出旅游时她买回一个座钟,来市区时就一并搬了来,但前不久钟出了故障,在小区周边转了一大圈却找不到维修的店铺。


除了修钟表,修伞修鞋修配件、裁剪裤脚修拉链……生活中从事“小修小补”的摊位一直在减少,市民有需要时不得不四处寻找。


节俭美德 不该被人们丢弃


拆开磨损的鞋跟,打开抛光机打磨,从一大块橡胶上剪下合适的尺寸粘在鞋跟上,钉上钉子加固后将鞋跟打磨平整,再用布把鞋子擦干净。没过多久,“青天修鞋铺”的摊主唐秋明就帮顾客刘女士把高跟鞋的鞋跟修好了。


唐秋明是四川人,和妻子来到福州干这行已经20多年了。从当初两人各自带着工具箱与同行一起走街串巷,到如今夫妻二人共用一摊位在西湖百货商场内“定居”,唐秋明深刻感受到“小修小补”行业的变化。


谈及很多修鞋铺消失的原因,唐秋明认为,除了受到市容管理方面的影响外,网购的便利性对修鞋铺的冲击也很明显。“特别是年轻人,鞋子坏了就再到网上买,几乎不会来修,只有居住在我们附近的中老年顾客才会选择到店‘抢救’,我们这些行当的收入实在有限。”唐秋明说。


和唐秋明一样,黄月英在汤边社区内所租的缝纫店面积也不大,一台缝纫机和一张工作台就已经占据大部分空间。“有剪裤脚裁袖子的,也有改裤腰换拉链的,都是附近居民,大家口口相传来到我店里。”黄月英直言,包括缝纫在内的很多“小修小补”店收入微薄,为此,她还找朋友合伙卖土特产,一同分担店面租金。


鼓楼区东湖社区的一处露天便民服务点,修鞋、缝衣服等摊位的信息虽在商业网站上搜索不到,却是东湖社区不少居民生活中的“解忧小铺”。


一把椅子,一架补鞋机,还有一个装满锉刀、锥子、麻绳、剪刀等工具的老旧工具箱,这些就是在这个露天服务点修鞋的江师傅的全部工具。年逾古稀的江师傅是这行的老手,已经干了30多年。


“一方面是会这些手艺的老师傅年纪越来越大,人也越来越少,而愿意学的年轻人几乎没有。”江师傅感叹道,另一方面是店铺信息未被线上平台收录,线下也难以租赁显眼店面,这些“物美价廉”、与市民日常紧密联系的生活服务,正淡出市民的视野。


“我们的生活还没有富裕到不需要缝缝补补的程度,以前被当作美德的东西,在当下也不能完全丢弃。”在晋安区一家缝纫店改完裤子的张春菲说。


服务回归 关键在有序规范


从事“小修小补”的摊位虽然不起眼,却蕴含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价值。如何让这些老手艺再次焕发光彩?


在西湖百货商场,顾客不仅可以用优惠的价格买到老字号国货,还能修理日用品、配钥匙、裁剪衣服,在满足中老年人购物、维修需求的同时,还引来不少大学生定制旗袍、汉服。


“集团正计划将西湖百货商场融入‘城市记忆’文旅主题线路中,让更多市民游客在西湖百货商场感受人间烟火。”西湖百货母公司福州百货集团总经理张伟表示,未来时机成熟时,还会将西湖百货“银发商场”、便民利民的特性复制推广,让更多国营百货融入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,让更多“小修小补”回归百姓生活。


除了相关企业开展统一运营,将“小修小补”纳入规范管理,为他们留出合理的经营区域外,从业者也在积极探索破解之道。


在鼓楼军门社区,多个小区内都设有“小修小补”点,这些店铺虽小,但大都很整洁,也没有占道经营乱象。一些经营者正试着适应市场,例如修鞋店修补的鞋子类型从皮鞋转向了运动鞋,有的还开始在线上接单。


为了方便市民寻找这些修补点,军门社区推出了近邻地图,在手机上可一目了然掌握社区范围内的这些小店位置。


城市的发展与便民服务的保留并不矛盾,整洁有序的环境与接地气的服务都是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
商务部呼吁的“规范有序”如何实现?那就不得不提福州的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了。自2021年10月入选全国首批城市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试点以来,福州先后开展了2批次城市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试点建设,确定了33个试点项目。


鼓楼区汤边社区持续完善便民消费设施,推动社区零售、餐饮、家政、美容美发、维修、洗染等生活服务企业连锁化、品牌化发展;仓山区天马社区针对马路菜市场脏乱现象和“针头线脑”业态短板,推动市场经营户、缝补、理发等摊位搬入沿街店铺;台江区牡丹社区推进社区维修点、便利店、家政服务、再生资源回收点等社区服务网点建设……


“我们将把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’试点建设与完整街区建设、精品社区创建深度融合,进一步整合多部门政策资源,全力推动试点建设见实效。”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起,福州将向全市推广一刻钟便民服务,力争2025年底前在全市建成区80%以上社区实现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覆盖。




来源:福州日报

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,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、发帖时间以及你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,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,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。
回顶部